近年来,学生因向校园贷借款而背上巨额钱款的新闻频频爆出,一些学生误入借贷陷阱后没有能力偿还贷款而受到放贷人散布个人信息、损害名誉威胁逼迫,学生因还不上欠款辍学自杀的事件也经常上新闻。
校园贷究竟有哪些套路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一般的校园借贷
校园借贷是指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凭借学生身份向一些提供校园贷款的金融平台借款。
这类平台主要有:一是满足大学生购物需求的分期购物平台,如爱学贷、趣分期等;二是单纯的P2P贷款平台,比如借贷宝、宜人贷、名校贷等;三是阿里、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除此之外还有与私人进行贷款。
主要的模式:学生→借贷中介(帮助学生填写借贷资料、收购学生分期贷款来的手机等)→借贷平台(可提取小额贷款现金或提供分期购买手机、电脑等产品的服务)→催客(以各种手段催促学生还款)→学生周边朋友圈(催客通过借款人亲友催促其还款)。
这些借贷陷阱,打着来钱快,门槛低,风险低,有保障等漂亮的幌子,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而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很容易上当受骗。
【案例】
2016年3月9日,郑州某高校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因无力偿还近百万借款,跳楼自杀。
二、裸贷
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片替代借条,当发生违约不还时,放贷人以公开裸体照片和与借款人父母联系的手段作为要挟逼迫借款人还款,称为裸贷。
【案例】
厦门某高校一名大二女生因深陷“校园贷”,不堪还债压力和催债电话骚扰,最终选择自杀。
三、培训贷
培训贷一般指培训机构委托第三方贷款机构对培训者进行借贷,培训者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还款。现在招聘公司(实则为培训机构)多借助招聘网站平台以招聘的形式对应聘求职者进行有偿高额培训,一般以刚毕业的大学生,转行人员为主。
【案例】
以校内公益讲座的名义,吸引学生参加一对一免费的职业测试。其间,“导师”不断游说学生加入职业培训班,许以美好愿景,后让学生通过第三方贷款公司无抵押贷款交学费。2017年4月,称被“广州指路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用这样的套路让毫无经济能力的他们背上了万元债务。
“校园贷”的套路如此之深,同学们必须引起重视,提高警惕:严密保管个人信息及证件;不要轻易相信借贷广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不攀比、不盲目;实习应聘更要擦亮眼睛。一旦遇到校园贷陷阱,请同学们及时上报学校或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