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今年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虽然防灾减灾日已经过去,但是地震离你我并不遥远。未雨绸缪,学习掌握应急避震知识,能够在灾害来临时进行自救、互救,减少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危险!
一、卧室防震最重要
睡觉时人的警觉性最差,按防震要求布置卧室至关重要。
1.床的位置要避开外墙、窗口、房梁,摆放在坚固、承重内墙边;
2.床要牢固,最好不使用带有轮子的床;
3.床下不要堆放杂物;
4.为预防地震的发生,睡觉前,应检查手电筒、防震包是否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
二、家具摆设应牢靠
1.家庭装修应减少吊灯、挂钟、空调挂机、镜框图片等悬挂物;
2.高大家具要固定,顶上不要放重物;
3.组合家具要连接,固定在墙上或地上;
4.橱柜内重的物品放下边,轻的物品放上边,储放易碎品的橱柜最好加门、加插销;
5.尽量不使用带轮子的家具,以防震时滑移。
三、准备好室内避震场所
1.将坚固的写字台、床或低矮的家具下腾空;
2.把结实家具旁边的内墙角空出来;
3.室内家具不要摆放太满;
4.内外走廊上不要堆放杂物;
5.有条件的可按防震要求布置一间抗震房。
四、准备必要的应急物品
1.生活日用品,如水、食品、衣物、毛毯、塑料布等;
2.必要的常用药品,如治疗感冒、肠胃病的药,一般外伤用药等;
3.照明用品,如应急灯、手电筒、蜡烛等。
五、在家里遭遇地震怎么办
不要轻易采用跳楼等极端措施,室内避震更有现实性。
1.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炕沿下、结实牢靠的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
2.室内最不利于避震的场所: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外墙边、窗户旁边。
六、在公共场所遭遇地震不能慌乱
1.大型公共设施一般在设计时都考虑了抗震问题,都有安全出口,遵守秩序,有序撤离;
2.如果来不及撤离,可以找相对安全一点的地方,如大柱旁、内墙角、卫生间等,或者柜台、展台、椅子等结实的家具下躲避,等剧烈震动过去后再有序撤离;
3.在校上课遭遇地震,要在老师引导下有序撤离,不要乱跑或跳楼,来不及时可在讲桌,讲台下躲藏。
七、找到正确的避难场所
从室内跑出来的人,不要在大楼、高墙、广告牌、烟囱、电杆、变压器、立交桥、天桥等容易垮塌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下走动停留,要到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或公园、体育场等开阔场地去避难。
八、万一被困,你该怎么办
1.沉住气,树立生存信心;
2.保持呼吸畅通,清除鼻口附近的灰土;
3.尽量挪开身边可移动的杂物,扩大生存空间;
4.保存体力,不要哭喊,不要勉强行动;
5.被困在废墟下,不要点火柴;
6.敲击管道墙壁以便救援人员发现你;
7.在其他方式都不奏效的情况下再选择呼喊,因为喊叫可能吸入大量有害灰尘并消耗体能。
我们无法预料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因此更要认真过好每一天,珍惜身边的人,做好手上的事,常怀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