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3 月3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第十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召开。期间,中国海洋大学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葛华,山东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刘士祥,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后勤管理分会理事长张柳华,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王剑敏出席仪式并揭牌。中国海洋大学规划建设与后勤管理处处长于利主持仪式。
王剑敏简要介绍了研究中心的成立背景、研究内容和发展目标。他提到,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学术前瞻性和政策指导性,以高校后勤人事制度改革、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等为主要研究内容,营造学习交流、互助合作的交流平台,以此进一步推动高校后勤实体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
葛华对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提出几点希望:研究中心在贯彻落实政策纲要过程中,要在为学校教书育人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为教育改革和后勤改革发展提供很好的咨询服务。
刘士祥表示,后勤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后勤队伍是做好后勤工作的根本。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后勤模式的变化,后勤队伍亟需补充,后勤人员素质亟待提高。海大率先成立人力资源研究中心非常及时也非常重要,希望其能成为山东后勤人员的培养基地。
张柳华说,研究中心成立是顺应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迫切要求。希望研究中心为全国后勤人力资源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撑。
于利对到会领导的祝贺表示感谢,并表示研究中心将尽快拿出成果,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和后勤服务提供一些借鉴,同时也希望各兄弟高校给予大力支持。
据悉,来自全国各地60余所高校的主管校长和后勤负责人员参加了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分会第十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并列席海大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背景资料:
“中国海洋大学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是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办学模式变化以及学生培养方式、师生生活需求变化的趋势,为满足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人才开发和管理需要,拓展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的研究和实践,经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于2013年1月批准成立的科研机构。
研究中心挂靠中国海洋大学后勤集团,依托学校管理学院教授学者和国内人力资源研究相关专家团队,以高校后勤人事制度改革、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等为主要研究内容,深入研究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特别是高校后勤队伍的开发、培养、稳定与使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信息化以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交流、推动高校后勤实体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科学设置后勤岗位、合理构建现代绩效考评和薪酬福利体系;探讨高校后勤加强劳动用工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依据、方法以及解决用工难点问题的对策,促进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依法用工管理。
研究中心力图通过对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成果,为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有益的借鉴,从而充分调动和提高后勤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服务高校教学与科研的使命。
研究中心将积极探索对高校后勤管理队伍尤其是后勤实体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工作。目前,研究中心已着手对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成立后的高校后勤部分行业等级资质认证制度等行业规范体系进行研究准备,为中国教育后勤行业规范自律管理做好基础制度支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