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集团讯 美国白蛾在山东地区一年能发生三代,三代中尤其以第二代幼虫危害最为严重,且美国白蛾的危害每年呈现递增趋势。为此,2010年开春,中国海洋大学后勤集团绿化工作人员制定了详细的防治美国白蛾计划和方案,并着手实施。
5月份开始的第一代美国白蛾防治上,后勤集团绿化人员做了大量工作,他们认真检查、定期巡视,一旦发现美国白蛾立即进行消灭,成功遏制住了第一代美国白蛾的爆发和蔓延。
从6月下旬至8月中旬,整个青岛地区遭遇了第二代美国白蛾的严重侵扰,第二代美国白蛾的蔓延速度和爆发数量均超过往年,从郊区到市区凡是适合美国白蛾的树木均发现了数量不等的美国白蛾,为此整个青岛市展开了围剿第二代美国白蛾攻坚战。
针对第二代美国白蛾幼虫在青岛的全面爆发,后勤集团绿化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调集人员、设备、工具对发生在海大各校区内的第二代美国白蛾幼虫展开了集中“剿灭”。为了赶在开学前将第二代美国白蛾幼虫消灭,8月21日和22日,学校绿化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时间,战斗在虫害防治工作第一线。
三校区中,鱼山校区因树木高大、密集,美国白蛾虫害最为严重。为此,后勤绿化人员在鱼山校区部署了一辆水车(配一台大功率药泵和各种喷药管线)、一辆专业打药车、一台高枝油锯、四把高枝剪、两把钩枝长杆等专业设备和工具,并且从崂山校区及校外抽调15名养护工人驰援鱼山校区,采取剪“网幕”、剪枝条和喷洒农药等综合方法,对鱼山校区各区域进行了拉网式“清剿”。对于虫害较为严重的水产学院前、体育场周边区域等位置进行了不间断往返四次剿灭,并且对靠近学生宿舍的八关山体区域也进行了密集喷药。
据统计,从8月21日至24日四天时间内,鱼山校区共喷洒药物20吨,平均每天5吨。截止到8月25日,包括鱼山校区在内的各校区第二代美国白蛾防治已基本结束,防治效果十分明显,得到了青岛市园林部门的高度认可和评价。
在山东地区9月中旬美国白蛾还会发生第三代(危害不如第二代),后勤集团绿化工作人员目前正在紧张准备,力争压制住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的爆发并将其消灭。
美国白蛾相关知识:
美国白蛾,又称:秋幕毛虫,秋幕蛾、美国白灯蛾、色狼虫(幼虫)。原产地:北美洲,1940年传入欧洲,现已传入欧洲10多个国家,并相继传入日本,朝鲜半岛,土耳其。1979年传入我国辽宁丹东一带,1981年由渔民自辽宁捎带木材传入山东荣成县,并在山东相继蔓延,1995年在天津发现,1985年在陕西武功县发现并形成危害。现在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北京,天津,陕西等在内的北方地区均有美国白蛾的分布。主要通过木材,木包装等进行传播,还可通过飞翔进一步扩散。其繁殖力强,扩散快,每年可向外扩散35-50km.可危害果树,林木,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等200多种植物,在果园密集的地方以及游览区,林荫道,发生严重时可将全株树叶食光,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威胁养蚕业,林果业和城市绿化,造成惊人的损失.美国白蛾在辽宁等地1年发生2代,在山东省一年能发生三代。美国白蛾以蛹在树皮下或地面枯枝落叶处越冬,幼虫孵化后吐丝结网,群集网中取食叶片,叶片被食尽后,幼虫移至枝杈和嫩枝的另一部分织一新网。
美国白蛾分为四个时期,虫卵、幼虫、虫蛹、成蛾,但是虫卵、虫蛹、成蛾三个阶段都不会对树木造成伤害,只有幼虫是有害的,幼虫又分1到7龄,我校绿化工作人员清剿的正是第5龄阶段的幼虫,该阶段幼虫是对树木危害最严重的时候。